颈椎病严重时可能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行走不稳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主要症状包括神经压迫、脊髓损伤及椎动脉供血不足,及时干预可避免不可逆损伤。
1.神经根压迫症状
当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压迫神经根时,典型表现为单侧上肢放射性疼痛。疼痛从颈部向肩部、手臂直至手指放射,常伴有针刺样麻木感。夜间疼痛加重可能影响睡眠,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加剧。尺神经受压可能出现小指和无名指麻木,正中神经受压则表现为拇指、食指和中指感觉异常。
2.脊髓型颈椎病症状
这是最危险的类型,表现为双下肢踩棉花感、步态蹒跚。早期可能出现写字变慢、扣纽扣困难等精细动作障碍。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腱反射亢进,霍夫曼征阳性等病理反射。严重者可发展为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这种脊髓压迫需在6小时内急诊手术减压。
3.椎动脉型症状
颈椎病变刺激椎动脉时引发后循环缺血,表现为突发性眩晕,与头位变化相关。可能伴随视物模糊、复视或短暂失明,部分患者出现猝倒发作。耳鸣、听力下降也是常见伴随症状,需要与耳源性眩晕鉴别。血管造影可明确椎动脉受压程度。
4.交感神经刺激症状
颈椎不稳刺激交感神经引发复杂症状群。包括发作性头痛、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容易被误诊为冠心病。眼部症状如眼睑下垂、瞳孔扩大,面部可能出现潮红或苍白。这些症状具有波动性,与颈椎活动度存在明显相关性。
出现上肢肌力下降、持物坠落或病理反射阳性时,提示脊髓已发生不可逆损伤。核磁共振显示脊髓高信号改变者需在24小时内完成手术减压,延迟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瘫痪。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患者,包括颈托固定、超声波治疗和颈椎牵引,但需每周评估神经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