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升高主要因感染、炎症、应激反应或血液疾病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抗感染、激素治疗或骨髓检查。常见诱因包括细菌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反应及白血病等。
1. 感染性疾病
细菌感染是白细胞增多的最常见原因,如肺炎链球菌导致的肺炎、大肠杆菌引发的尿路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脓肿。机体通过增加中性粒细胞应对病原体入侵,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比例超过70%。需进行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检测确认感染类型,轻症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中重度感染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
2. 非感染性炎症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会导致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升高。患者常伴关节肿胀、晨僵症状,检查抗CCP抗体、ANA谱可确诊。治疗采用甲氨蝶呤每周10-25mg口服,严重者需注射托珠单抗。长期服用泼尼松需监测骨质疏松,建议每日补充1000mg钙剂。
3. 生理性应激
剧烈运动后白细胞可短暂升高至15×10⁹/L,12小时内恢复正常。妊娠晚期白细胞达(12-16)×10⁹/L属正常现象。术后应激反应通常持续3-5天,伴有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此类情况无需特殊处理,建议术后患者每日饮水2000ml促进代谢。
4. 血液系统疾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表现为白细胞>100×10⁹/L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需进行BCR-ABL融合基因检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红蛋白同步升高,JAK2基因突变检测阳性。治疗采用伊马替尼400mg/日口服,或进行干扰素α-2b皮下注射。骨髓移植适用于45岁以下高危患者。
5. 药物及中毒因素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使白细胞升至20×10⁹/L,锂盐治疗躁狂症时常见单核细胞增多。一氧化碳中毒时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需高压氧舱治疗。药物导致的白细胞升高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中毒患者需立即脱离污染环境。
发现白细胞持续高于10×10⁹/L应完善外周血涂片、骨髓穿刺等检查。细菌感染需足疗程使用抗生素,自身免疫疾病要规范免疫抑制治疗,血液肿瘤应早期干预。日常避免擅自服用升白细胞药物,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