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婴儿肺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抗感染治疗、补液支持、雾化吸入等方式治疗。小婴儿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吸入异物、免疫缺陷、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小婴儿肺炎常伴随痰液增多和呼吸困难,家长需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采用拍背排痰法帮助痰液松动。将婴儿俯卧于家长大腿,手掌呈空心状从背部由下向上轻拍,每次持续1-2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4次。对于鼻塞严重者,可使用生理盐水鼻喷剂软化分泌物后,用吸鼻器轻柔吸出。
2、氧疗
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进行氧疗,一般采用鼻导管或头罩给氧,氧流量控制在0.5-2升/分钟。氧疗期间需持续监测血氧变化,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导致氧中毒。早产儿或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调整氧疗方案。
3、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以对症治疗为主,重症可考虑静脉注射用更昔洛韦。支原体感染宜选用罗红霉素颗粒,用药期间需观察有无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所有抗菌药物使用周期通常为7-10天。
4、补液支持
患儿因发热和呼吸急促易出现脱水,母乳喂养者应增加哺乳频次,配方奶喂养者可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静脉补液适用于拒绝进食或中重度脱水者,常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输液速度控制在每小时3-5毫升/公斤体重。需每日评估皮肤弹性、尿量等脱水改善情况。
5、雾化吸入
对于气道痉挛明显者,可采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与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每日2-3次。雾化前半小时避免进食,雾化时取半卧位,使用面罩式雾化器确保药物有效沉积。雾化后需洗脸漱口,观察有无心悸、震颤等β受体激动剂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每日测量体温4-6次,记录呼吸频率、进食量和精神状态。若出现呼吸超过60次/分钟、持续高热或肤色发绀,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D滴剂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