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来月经期间适合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或增加腹压的活动。月经期运动需根据个人体质调整强度,以不加重疲劳或不适为宜。
散步是最安全的月经期运动之一,能促进血液循环并缓解经期腹胀。建议选择平坦路面,每次持续20-30分钟,避免长时间行走导致腰酸。经期第二三天血量较多时,可适当减少步速和时间。瑜伽中的束角式、猫牛式等温和体式有助于放松骨盆肌肉,但需避免倒立体位或过度挤压腹部的动作。选择专业瑜伽垫并穿着透气衣物,室温保持在24-26摄氏度为宜。游泳时水温需维持在28-30摄氏度,使用卫生棉条防止感染,单次时长控制在40分钟内。经期前三天应观察出血量,出血量大时不建议入水。
经期应避免短跑、跳高、深蹲等爆发性运动,这些活动可能加重盆腔充血引发痛经。卷腹、仰卧起坐等腹部加压运动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增加经血逆流风险。竞技类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存在身体碰撞可能,可能诱发经期头晕或腹痛。攀岩、动感单车等需要核心发力的运动,可能因体位变化导致经血滞留。运动前后建议饮用温热的红糖姜茶补充能量,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运动服装。运动中出现头晕、冷汗或剧烈腹痛应立即停止,平卧休息并热敷下腹部。月经结束后可逐步恢复常规运动强度,初期以有氧运动为主过渡。若经期运动后出现持续头痛或经期紊乱,应及时咨询妇科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