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简单的烹饪方法做最美味的食物
蒸菜以食材的原味与本色,高温蒸汽瞬间加热,快速锁住食物的营养,还原食物本来的特质和风味,是一种最健康的烹饪方法,具有极大的营养价值和养***功能。
蒸菜历史悠久品类繁多
无物不可蒸而食之 “无菜不蒸,无蒸非宴”。我国蒸菜历史悠久,数量众多,传统蒸菜品种就有500多种,能够代表中国蒸菜风味的菜式则有100多款。
中国蒸菜如此众多的菜肴品种,是以“蒸”的基本作业为基础,运用多种工艺手段和表现方法加工制作而成的,由此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蒸制方法,几乎达到了无物不可蒸而食之的程度。
蒸菜分类
以蒸菜技术分类:
粉蒸、清蒸、炮蒸、***蒸、封蒸、扣蒸、酿蒸、造型蒸等等
以畜禽类原料分类:
蒸排骨、蒸扣肉、蒸牛羊肉、蒸蹄花等等
以水产类原料分类:
蒸青鱼、蒸鳅鲢、蒸鳝鱼、蒸才鱼、蒸田螺等等
以运用蔬菜类原料分类:
青菜萝卜、芋头莲藕、菌豆制品等等
蒸菜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科技含量
“蒸”是陶制炊具高水平发展的结果
我国远古时代的先民,用于“蒸”的炊具是一种叫做的“陶甑”的专用设备,是由陶鼎和一种底部带有若干小圆眼的“釜”结合而成。鼎和釜都是最原始的陶器,诞***的年代较早。单独使用鼎、釜之类的炊具,只能用于炖、煮、熬、羹等类菜肴的制作,成品饭食、菜肴都带有汤汁。陶甑的发明和使用,使不带有汤汁的饭食、菜肴出现了,而且较之同是不带汤汁的烧烤类菜肴具有柔软可口的特点。
古人把如此重大的功劳归为黄帝的发明。后来许多其他类型的陶制炊具几乎都是在釜的基础上发展改进而成,可以用于蒸饭、蒸菜的“陶甑”便是如此。
这可以说是世界人类文化史上最早对蒸气能的开发利用。时至今日,西方馔肴的烹饪中几乎没有使用蒸的方法。
《齐民要术》记录了蒸制菜肴的方法
在我国中古及其以前有关饮食烹饪的历史资料中,对蒸制菜肴记录最全面、最系统的是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一书。该书的第八卷专列“蒸缹法第七十七”一章,对我国魏晋南北朝及其以前流行于民间的主要蒸制方法与蒸制菜肴品种进行了系统总结与详细介绍。
《齐民要术》记录了蒸制菜肴的方法
《齐民要术》中粉蒸、清蒸、糁蒸、裹蒸、毛蒸、竹蒸、蜜蒸、煮蒸等的分析方法,不是严格分类学意义的划分,而是根据中国传统烹饪方法的习惯分类总结出来的。由此可见,早在中国6世纪时候,蒸制菜肴的方法不仅得到了广泛运用,而且已经非常成熟。
蒸菜的营养价值和养***功能
蒸菜不仅历史悠久、数量众多、技法纷呈、食众广泛,更重要的是富有中国传统养***意义上的历史内涵与文化价值,在营养上和养***方面具有极大的价值。
蒸食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蒸菜”是烹饪方法中较为符合现代营养科学原理的菜肴体系。在众多传统的烹饪方法中,无论油炸、烧烤、爆炒、煎煸,均系运用烹调油作为传热媒介,其高温加热对食物所产***的不良影响已是众所周知。
蒸食有利于保护食物的营养素
从科学烹饪的角度来看,“蒸”的烹饪方法具有能够很好地保护食物营养素的优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营养素的破坏,起到保护食物营养素的作用。一切运用食物油脂作为烹饪传热媒介的菜肴,都会因为烹调油的高温加热使食物中的营养素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即便是煮、汆、焖、炖等运用水作为烹饪传热媒介的菜肴制作,也会因为大量可溶性营养素被溶解到汤汁中,而造成一定的损失。
但蒸制菜肴则不同,食物的营养素完全被保留在食物之中,没有造成任何的流失,尤其是那些在加工中保持食物原有完整形状的菜肴,营养素几乎一无所失,这就很好地保留了食物原料的原有营养成分与风味特点。蒸菜具有原汁原味、清淡素雅、保护营养、利于养***的特点。
蒸食有利于食物酸碱平衡的调和
一般来说,所有动物的肉类都属于酸性食物,而谷物、蔬菜、水果等属于碱性食物。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体是一个趋于弱碱性的机体,大量酸性食物的摄人不仅会破坏人体的酸碱平衡。高温油炸、煎、炒等菜肴制作,由于大量烹调油的使用,使动物肉类菜肴更加酸性化,也使原本呈碱性的谷物、蔬菜类等菜肴降低了其原有的碱性。同时,产***大量的“自由基”,容易导致癌症发***几率大大增加,对人体危害较大。
在中国传统的食馔体系中,蒸制食品可谓独具中国风格。中国蒸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完整的菜肴记录。
从现代营养科学来看,中国蒸菜所蕴涵的养***保健原理与营养学优势,尤为其它类莱肴体系所不及。
从现代营养科学的角度说,蒸菜的养***之道对于现代人们的饮食养***、营养健康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