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养***的好处
人类的***命是遵循整体演变、进化和个体发育的规律进行的。个体***命诞***后,在整个人***旅程中,***命活动处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和侵袭,其实人的一***在与自然界斗争的同时,也与抵抗各种疾病,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斗争。大自然用了数百万年的时间,创造了人类,同时也有许多摧残人类,使之***病、衰老、死亡的东西。19世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是肺病;20世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是癌症;21世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是心理精神疾病。人类在每个***存阶段都有相应的疾病危害人类的健康。但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健康的追求和疾病的抗争。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健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疾病。健康只有健康的道理,疾病只有疾病的因素。因此,人类要创造一切条件,保养***命,战胜疾病,强身健体,延长寿命,这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产力的发展和***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危害人们健康的大多数疾病,其发***发展都与患者的***活方式、饮食习惯、心理状态、精神状态、行为方式、睡眠习惯、运动量等有密切关系。治病不如防病,有啥也别有病。若能在***活中克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采取有效的养***保健措施,使***命活动协调、和谐、有序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内组织破坏,降低能量消耗,避免毒副作用,消除基因突变,延缓衰老,抵御不良因素的侵害,不得病或少得病,全面构筑预防疾病的防线,增强体质,延年益寿,世上没有疫苗可以防治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病和癌症,养***保健就是最好的预防。真正的医***不在医院,而是自己;真正的灵丹妙药不在药房,而是体内的自我调节机能,关键是能不能发挥它的作用。人要想健康,就要过健康的***活。健康的***活是指有益于***理和心理健康的一系列活动,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方案,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形成。养***是从满足物质需求向满足精神需求转化,从追求***活质量向追求***命质量转化。要用养***去改变***命,提高***命质量。如果每个人的寿命长了,那么整个国家的平均寿命也就长了,这就是养***保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为实施绿色健康奠定扎实的基础。所谓绿色健康就是政府抓统筹,单位、社区抓普及,个人抓落实,取得立体化的养***效果,把健康对人类的挑战变成机会.世上所有的人都有选择、享受健康的权利。养***让人类的***命更有意义.
养***的作用和功效
基于对天人关系和对人自身的以上认识,中华传统养***学通过德智体的自我修习锻炼,达到心灵净化,气血通和,养***开慧,用传统文化的语言表达叫做“性命双修”。而其最高层次是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统一,相互融流与开放,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这是真正的“天人合一”,也就是前文所述的人之为人的最高境界和最佳状态。中华养***来源于实践而又经受了实践的考验。
1.强身健体
养***的最基本效应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这是最基础的一步。先哲们已有大量论述,《管子·内业篇》论述了由于练功精满气壮、气足神旺而产***的血脉通畅、神采焕发,身强体壮的效能:“精存气***,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同样,《庄子》中对“肌肤若冰雪,倬约若处子”的“神人”的描写,如果除去寓言和幻想的成分,也可在养***有成的人身上找到原型。在《庄子·大宗师》中记载的“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则很少有虚幻描写的成分,可以说完全是一种对高级养***功效的记载。宋代的大儒朱熹在谈及自己养***的体会时说:“中年以后,气血精神能有几何?不是记故事时节。熹以目昏,不敢著力读书。闲中***,收敛身心,颇觉得力。”
临床医学能够证明,养******对神经衰弱、偏瘫、坐骨神经痛、面部神经痛、支气管炎、肺结核、胃病、腹泻、便秘、直肠脱垂、肝炎、高血压、冠心病、近视眼、咽炎、糖尿病、肥胖症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为什么养******有临床疗效呢?笔者认为:养******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神经兴奋,培益真气,疏通经络,调和血气。经络是沟通全身的通道,经络通则血气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灵枢·百病始***篇》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血气畅通,血中的吞噬细胞就可以顺利地到达病灶,战胜疾病。提高了免疫能力,***命力因此而旺盛。
养******还能在心理上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排除杂念和胡思乱想,减少忧虑和烦恼。养***学认为天人一理。为庄稼松土,土壤就可以很好地吸收空气、水分和阳光。人体一放松,就可消除疲劳,充分吸收氧气和营养食物,人就能够保持健康。
人***病的实质是内因外因、内能外能互相作用的结果,养***治病也是外因内因、外能内能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两个作用中,外因外能是条件,起着引发作用,内因内能是根本,起着决定的作用。要想治好病,防止效果不稳定或者是效果衰减现象的出现,必须通过外因外能的诱发,把内因内能诱导调动起来。内因内能在没有调动起来之前,是一种虚假的痊愈,病情必然会出现反复,只有把内因内能调动以后,病才是真好,真痊愈,疗效才会得到巩固。这就像一辆汽车在公路上抛了锚,人们用绳拉的办法发动它,当人们拉着它走,发动机还没有发动起来之前,汽车的走动是一种假走,人们一旦停止拉,它就会立即再抛锚歇气,走不动了。当人们把它的发动机拉得发动起来之后,汽车之走才是真走,才算解决了问题。养***治病也是这个道理。当医师给患者治疗后,还没有调动起内因内能之前,患者也会出现精神振奋病好了的景象,但这不是真好,而只是一种假好,此时如果中断了治疗,患者不久之后就会旧病复发,只有医师不断治疗,直至将其内因内能调动起来时,才是真好,才可避免效果衰减现象的出现。所以,治病必须抓住调动内因内能这个关键问题,才能创造出理想效果。
2.开发智力
身体健康是开发智力的首要前提。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能正常发挥智力。养***可以健身,健身可以提高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能力,以充沛的精力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人们养***的过程,也就是调神、调形、调气的过程。人与外界环境协调,人体内部各机能协调,就有利于自控和记忆力提高,有利于适应外部条件,有利于降低能量消耗和调动脑细胞,有利于充分地发挥潜能,以超人的能力从事脑力劳动。人们在练习之后,都会感受到:烦恼的情绪抛到九霄云外,心胸坦荡,情操高雅,超凡脱俗,境界一新。表面上看,养***似乎耽误了时间,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善养***者的工作效率普遍要高于不善养***者。
3.养***可以激发人体潜能
人体是***物遗传的精华。在人体细胞当中,有先辈(父辈、祖父辈、曾祖父辈乃至同血缘的无数辈)才智的积淀。后辈人可以发挥潜在的才智。试想,既然人体的外貌(哪怕一粒痦、一块斑、一种肤色)都可以遗传,为什么人体的智力又不可以遗传呢?如果某人的父辈特别擅长逻辑思维,头脑灵活,那么,某人就应当具备这种潜在的智能。如果某人的父辈特别擅长书法、击剑等技能,那么,某人就应当具有父辈的这种潜在技能。当然,父辈的这种能力必须是在孩子出***以前就已存在,才可能遗传下来,孩子只要通过养***法的练习,就有可能激发出潜在的能力。有的孩子可以开发得出,有的则开发不出,这与遗传及练习得力与否都有关系。
我们人类是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是几千年几万年宇宙进化的精灵。人体本身是一个奇妙的宇宙,还有许多功能可以开发。
人的嗅觉不如狗,眼力不如猫,但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产***超乎常人的人体潜能。
天耳通--《性命圭旨全书》中说:“能闻十方之音如耳边音,能忆***前之事如眼前事,此是天耳通。”这种天耳通虽然有些玄乎,但耳力确实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坚持坐禅的僧人,其耳力超过其他人。盲人的耳力也超过明眼人,其原因就在于迫不得已地经常用耳,使得神经的敏感性加强。
天眼通--《性命圭旨全书》云:“正坐之间,霎时迷闷,混沌不分,少顷,心窍豁然大开,地理山河犹如掌上观纹,此是天眼通尔。”
人们的视力可以提高,可以看到数百米之外的东西如咫尺之间。还有一种隔物透视的能力,透过皮肉看骨髓,透过纸张看***在里面的东西,这种能力在一般人看来颇似天方夜谭的故事,但是,从古到今不乏“隔物透视”的报道和记载,值得人们去探索和讨论。
天门开--《道德经》云:“天门开阁,能为唯乎?”《庄子·天运篇》云:“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许多养***师说,天门开就是丹田之气飘飘然,灵魂出窍,冲开头顶的百会穴。新***儿出世时,头颅顶部有一菱形的前囟,后部有一三角形的后囟。后囟在出***不久即封闭,前囟在***后一年半左右封闭。养***师欲想以气冲开囟门,这是一种意念方法,并不是要在头顶打开一个口子。意念囟门,有利于血液上下循环,增强大脑功能。
人体潜能是对常人而言的,它指的是超出正常人所具备的常规功能。人体潜能所表现出来的很多现象是无法用现有的科学理论来解释和说明的,也是无法用现有的科学仪器进行测试和鉴定的人体现象。由于人体本能***理的差异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人体潜能在每个人身上激发程度和表现形式也有差别,不可能一个人具备各种功能。
四季养***的好处与作用
中医养***学认为,人体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存,同时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健康地发育成长。正如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说明人体五脏的***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命产***的条件,正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需要摄取饮食,呼吸空气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从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那么,中医养***学对四时的养***是怎样规定的呢?.
1.春季养***
精神调养
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中医养***学指出,在精神调养方面,要“***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以使志***”。这里的以使志***,就是说人们在春天要让自己的意志***发,而不要使情绪抑郁,应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一定要让情志***机盎然,开朗、豁达。使情志发散出来,只能助其畅达,赏心怡情,切不可压抑。
精神愉快才能使志***,而要精神愉快,首先必须遇事戒怒。“怒”
是历代养***家最忌讳的一种情绪,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因为怒不仅伤肝脏,还伤心、伤胃、伤脑等,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其次,还要培养开朗的性格,因为乐观的情绪与开朗的性格是密切相关的。保持精神愉快的第三点,是要协调好周围的人际关系:
第四,要培养“知足常乐”的思想,不过分追求名利和享受。第五,要把日常***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以充实自己的***活。第六,要培养幽默风趣感,因为幽默的直接效果是产***笑意,而笑是人的健康妙药。
总之,春季养***体现在精神方面,就要使志***,即保持精神愉快,这点必须注意。
饮食调养
春天,中医养***在饮食调养上,主要***括三个方面。
第一,春季饮食宜温补阳气。
中医养***学提出“春夏养阳”的原则,也就是说,在饮食方面,宜适当多吃些能温补阳气的食物。李时珍《本草纲目》里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除了蓼、蒿等野菜现已较少食用外,葱、蒜、韭可谓是养阳的佳蔬良药。
第二,春季饮食调养宜多食甜,少食酸。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而要多吃些甜味的食品,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
中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但春为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亢,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中医又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肾等。若多吃酸味食品,能加强肝的功能,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会大大伤害脾胃之气。有鉴于此,在春天,人们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气旺;而甜味的食品入脾,能补益脾气,故要多吃一点儿。如大枣,山药,锅巴等。
第三,春天饮食调养要多吃蔬菜。
因为人们经过冬季之后,较普遍地会出现多种维***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严重不足的情况,如春季常见人们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现象,这些都是因为新鲜蔬菜吃得少所造成营养失调有关。因此,春季到来,人们一定要多吃点新鲜蔬菜,可供选择的蔬菜有:菠菜,荠菜,莴苣,芹菜、油菜、香椿芽等。
起居保健
中医学认为,春天应该:“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意思是春天人们应当晚一些睡,早点起,以适应自然界的***发之气。起床后头发宜蓬松、形体要舒展,在庭院里信步漫行,这样就能达到使思想意识、灵感***发不息。在着装上,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春捂秋冻”,其中,所谓“春捂”是指在春天,特别是初春时节,在衣着上要注意“捂”。捂,即捂盖的意思,之所以要捂,其原因是每年3~5月这段春光明媚的季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是气温变化还很大,尤其是早晚与中午的温差还相当大,因此,穿着宜暖和,以温养阳气.
2.夏季养***
夏季精神养***,中医认为,应该是“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之道也”,意思是说,在夏天要使精神像含苞待放的花一样的秀美,并要切忌发怒,使机体的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上要外向,要呈现出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适应夏季的养***之道。在精神调养上,中医学认为夏季要“放”,即精神要充沛、饱满、情绪外向,因为神气充足则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若神气涣散则人体的一切机能遭到破坏。
那么,又怎样使精神饱满呢?
首先,要有好的精神寄托。人是要有思想和理想抱负的,一个人有了奋斗目标,才能克服人***道路上的坎坷,美好的信念可产***自觉的意志行动和积极的情感。其次,时时对自己的性格进行陶冶,要经常注意检查自己的情绪,如存在急躁、焦虑、忧郁、愤怒、狭隘等情绪时,一定要设法不使之再现,这就要加强学习、加强修养。
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介绍了圣人养***之道,一是“无恚嗔之心”,二是“无思想之患”,三是“以恬愉为务”。因此,有计划地进行修身养性之道,用豁达、微笑对待不称心的人和事是人们应具备的涵养。
以上这两点,是维持精神饱满的有效方法,也是夏日精神调养的基本法则。夏天必须重视饮食调养,这是因为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工作与***活,人体代谢增强、营养素消耗增加。同时,夏天人们的食欲减低和消化吸收不良又限制了营养素的正常摄取,所有这些均有可能导致机体营养素代谢的紊乱,甚至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症或其他疾病。
所以,夏天的饮食调养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方法是:1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以鱼、肉、蛋、奶和豆类中的蛋白质为好。
2要补充维***素。在新鲜蔬菜及夏熟水果中,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含维***素C尤为丰富,维***素B族在粮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含量较多,夏季人们可适当补充这些食物,也可适当口服些酵母片。
3要补充水和无机盐。汗液中除含钠、钾外,还含有钙、镁、铁、铜、锌,以及硫、磷、锰、铬等,若不及时补充,同样能引起机体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影响耐热能力,极易诱发中暑。所以,夏天一定不要忘了补充水和无机盐。
夏季饮食调养,除了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外,还必须多吃一些能够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乌梅、草莓、西红柿、绿豆、黄瓜等。
夏季饮食调养,除了要着眼于清热消暑外,还要注意不要损伤了脾肺之气,夏天尽管天气热,但人们不可食寒凉的食物、苦味的食物太多,一定要吃点辛味的食物。此外,夏天一定要少吃太热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最好吃些清淡少油、易消化的食物。夏季作息,一般来说,宜晚些入睡,早点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黄帝内经》里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意思是,在夏季人们每天要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要晚些入睡,以顺应阴气的不足。夏季多阳光,不要厌恶日长天热,仍要适当活动,以适应夏季的养长之气。
夏季由于晚睡早起,相对睡眠不足,所以在经过一上午的学习和工作时,可能有疲劳之感,需要午休做适当的补偿。午睡之后,疲劳消除,可更好地适应午后的工作和劳动。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最好在一小时以内。
另外,夏天睡眠时不可让电扇直吹,最好关掉电扇,夜里不宜在屋子外面睡觉,因为夏季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严重的能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瘫等病。睡觉前也不要乘凉太晚,更不宜长时间在水亭中、树阴下、过道中、凉台上乘凉.
秋季养***
中医学依据“天人相应”的理论,明确指出了秋天精神调养的具体原则,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意思是说,在秋天里,人们一定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宁,只有这样才能减缓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还要注意不断地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并不使神志外驰,以保肺之清肃之气,这就是顺应秋季特点,在精神上养***的方法。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秋天精神调养的原则,即要做到清静养神,而要达到这一点,办法是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
那么,怎样保持心境的宁静呢?中医养***讲究要“恬淡虚无”,也就是要保持思想清静。私心、嗜欲出于心,私心太重,嗜欲不止,则会扰动神气,破坏神气的清静,故中医提倡“志困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因为减少私心、降低嗜欲,则减轻了不必要的思想负担,有助于神气的清静。秋季,在饮食调养方面,首先要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蜂蜜、龟肉、鸭蛋、橄榄等。
上述食物与药膳若能在气候干燥的秋季经常吃一点儿,就能够有效地防止燥邪对人的侵袭。
另外,秋季饮食要“少辛增酸”。
所谓少辛,就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是因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少吃辛味,以防肺气太盛;中医认为,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的侵入。根据中医营养学的这一原则,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杨桃、柚子、柠檬等。
起居保健起居方面的养***保健在秋天显得特别重要,主要是因为秋天的气候变化太大,早秋以热、湿为主;中秋前后较长一段时间又以燥为主;而到了深秋、晚秋,却又以凉、寒为主。因此,人们在睡眠、穿衣、护肤、居住等起居的各个方面,都要提高警惕,注意养***。
在前面,我们提到了“春捂秋冻”,同注重“春捂”一样,古今养***同样十分强调“秋冻”这一秋天养***方法。所谓“秋冻”,通俗地说就是“秋不忙添衣”,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这样,就避免了多穿衣服产***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阳气外泄,顺应了秋天***内蓄、阳气内守的养***需要。当然“秋冻”还要因天气变化而异。若是老人、小孩,由于其***理功能差,抵抗力弱,在进入深秋时就要注意保暖。若是气温骤然下降,出现雨雪,就不要再“秋冻”了,一定要多加衣服。
在睡眠方面,《黄帝内经》里提出:“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是秋天气候转凉,要早一点儿睡觉,以顺应***的收藏;要早一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以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冬季养***
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自然界的蛰虫伏藏,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以便为来春***机勃发做好准备。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因此,冬季养***,要着眼于“藏”。具体到人体的精神活动,又如何藏呢?中医养***学认为,“冬三月,此为闭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意思是说,人们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要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好像把个人的隐私秘而不宣,又如得到渴望之珍品那样满足。
其中心思想是:在冬季人们要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这正和夏日里调养精神的方法——“使华英成秀”截然相反。
中医养***学强调的“神藏于内”,是有积极意义的,尤其是在激烈竞争的今天,更有其重要价值。所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躁则消之,静则神藏”,由此可见,不仅冬季要做到精神安静,神要藏于内,春、夏、秋三季也需要神藏,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要使“神藏于内”,就要学会调摄情绪,如遇事节怒,宠辱不惊,都是节制法在调摄情绪中的运用。此外,也可采取疏泄法,就是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中医养***学认为,冬季应是人体阳气潜藏的时候,也就是说,人体的***理活动因冬季气候特点的影响而有所收敛,并将一定能量贮存于体内,以为来年的“春***夏长”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又要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冬季热能的更多支出,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根据上述养***原则,冬季的饮食安排,应该多吃一些有滋阴、温阳、补益等功用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
另外,在冬季饮食调养方面,中医还认为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祖国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
此外,冬季饮食对正常人来说,应当遵循“秋冬养阳……无扰乎阳”的原则,即是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像藕、木耳、胡麻等物皆是有益的食品。为了避免维***素缺乏,应多吃些新鲜蔬菜,如菠菜、油菜及绿豆芽等。另外,冬季饮食切忌黏硬、***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脾胃之阳受损。
中医养***学认为,在冬天,睡眠要掌握“早卧晚起,以待日光”
的原则,意思是,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早些睡、晚点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而迟起以养人体阴气。待日出再起床,就能躲避严寒,求其温暖。除起居作息合理安排外,还必须保持室内温度恒定。若室温低则易伤元阳,室温过高,室内外温差大,就很容易外感。在起居方面,除要做到以上几点外,还应努力实践下述养***措施:一、做好冬季脚的保暖,二、冬季勤开窗有利空气清新,三、冬季室温、湿度保持合适,四、睡眠不宜蒙头,五、夜间不宜憋尿。
中医养***学还特别强调冬季要节制性***活,中医养***学认为,冬季节房事,护***,对养***具有重要意义。《黄帝内经》里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冬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说明了冬季节制房事,养藏保精,对于预防春季温病,乃至于一年四季的身体健康,均具有很大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