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咀嚼功能、面部美的追求也在不断增加。“牙齿”是身体的重要器官,它不仅帮助我们咀嚼食物,还能辅助发音、保持面部协调美观。但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面对“拔牙”治疗。对于牙体缺损严重的残根、残冠,折裂牙或严重松动的牙齿,应尽快拔除。若强行保留,既不能正常行使牙齿的功能,还可能带来肿胀、疼痛、感染等风险,长期的炎症更会导致牙齿周围骨头的丧失,给未来牙齿修复造成困难。
牙齿缺失后的修复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但不限于种植牙、烤瓷桥、活动义齿、粘接桥等。在大多数情况下,种植牙是最佳的缺牙修复方法。很多患者有一个误区,认为“牙齿拔好之后3个月,再去找种牙医生种牙。”这是非常错误的!其实在拔牙之前就应该到种牙医生这里检查,确定是直接拔掉后期种牙,还是拔牙植骨同期进行。后者往往会为后期的种牙打下骨头基础,具有避免或减少二期手术的痛苦、费用,减少投入的时间精力等好处。
下面来就“拔牙-种牙”过程中的两个误区聊一聊。
(1)“拔牙”真的很可怕吗?
很多人都非常害怕拔牙,一听说需要拔牙,便开始坐立不安,闻声色变。
这也许是因为人们对于拔牙相关知识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拔牙绝不是“暴力”操作,医生会严格控制操作力度和幅度,避免不必要的组织损伤。随着微创拔牙技术的普及,口腔医生们逐渐摒弃“榔头拼命敲、凿子使劲劈”的拔牙方式,而是借助微创器械——“超声骨刀,涡轮动力钻”等,使整个拔牙过程变得轻松,并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另外,精细的麻醉设备、效果优秀的麻醉药物也被采用,在麻药显效后进行拔牙几乎是完全不会感到疼痛的。于医生这边采用微创器械、微创方式完成全程拔牙操作,患者们的真实感受就是:“So easy!”。
(2)“拔牙”前应该先看种牙医生,还是先看拔牙医生?
当知道牙齿可能不能保留,需要拔除的时候,一定要先找种牙医生再看一下。一方面,种牙医生为了实现最佳种植修复效果,会给你最佳的拔牙方案;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种牙医生都是微创拔牙的高手,请他们亲自帮您拔牙不香吗?!
生出万分勇气,单纯认为将牙齿拔掉后就“万事大吉”了吗?其实后面的“补牙治疗”拿着号码牌等着您呢。长时间缺失某颗牙齿时,该牙两侧和对颌的牙齿也会发生倾斜或伸长,进而出现虫牙、牙周病、甚至影响整口的咬合功能。因此,对于“拔牙”治疗我们要理性看待,不仅仅只解决“一时之痛”,更应该为以后的牙齿修复“未雨绸缪”,切忌“因小失大”。当然,缺牙的修复方式有许多种,随着人们对牙齿健康与美学的重视,种植修复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修复方式之一,其不仅可以恢复较强的咀嚼功能,同时还具有美观、易清洁、便捷、不破坏邻牙等优点,可以说是目前口腔修复领域最佳的修复方式。但该修复方式对于口腔条件的要求也更高,其中,骨高度及宽度的剩余量是决定“种植牙”成功、长期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牙齿周围的骨被称为“牙槽骨”,当牙齿健康存在时,它处于一种吸收和再生的动态平衡。一旦牙齿被拔除,在原牙根的位置会形成“大洞”,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洞”虽然会被新生长的骨部分“填平”,但还是会发生明显的牙槽嵴高度降低及宽度缩窄。由于牙根反复发炎的牙齿,其下方的骨吸收会更严重。严重的牙槽嵴吸收将导致种植体难以成功,或者很难达到长期稳定效果,对种植治疗提出决定性挑战。据统计种植患者中大约有40%-60%存在骨量不足的问题,大约>50%的种植患者需要在种植前或种植手术中进行骨增量手术。
对于后期考虑种植修复或不确定修复方式的拔牙患者,应充分了解牙槽骨量保存的重要性,以为后期选择最佳修复方式保存充足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牙槽嵴保存(alveolar ridge preservation,ARP)也称为位点保存,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拔牙术后软、硬组织增量手术。即拔牙同期,在拔牙窝内植入自体骨或骨替代材料,以最大限度地保存骨量,减少拔牙窝的骨吸收,实现软硬组织保存或增量的治疗。有研究显示,与种植手术前进行的骨增量手术相比,ARP将骨增量手术与拔牙同期进行,创伤小且效果更为显著。因此,拔牙同期进行牙槽嵴保存术是一种低费用、微创、“高回报”的治疗方式,可以避免或减少二期植骨的可能,可以有效减少治疗痛苦、降低治疗总费用。
临床案例:她的“牙齿修复史”
30岁的小丽女士,因为遭遇车祸,导致右上“门牙”牙冠折裂,断裂面位于牙龈下3mm,无法直接进行“冠修复”,小丽女士本人不接受磨除邻近牙齿制作“冠桥”的修复方式。充分考虑当前情况后,医生建议采用“牙齿拔除后进行种植”的修复方式。但从她的CT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颗牙齿颊侧和舌侧的骨量均严重不足,因此在拔牙的同时无法将种植体埋入理想的骨位置。
而此时更关键的问题是,若单纯将牙齿拔除,不进行牙槽嵴保存术,后期此区域的骨量将变的更少(如图2),若再想进行种植治疗的话,则需要术前再进行一次创伤更大、费用更高的植骨治疗,不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费用,还可能要面临多次手术的痛苦和更高的手术失败率(方案二)。
最终,小丽女士听从了医生的建议,选择方案一,即在拔牙同时进行了牙槽嵴保存术。6个月后,缺牙部位的骨高度、宽度及软组织都基本在进行种植牙治疗的理想状态,如愿顺利进行了种植体的植入。最终,小丽女士完成了对牙齿印模的制取并最终戴上了牙冠,颜色、形态令人满意,修复效果良好。
从两组治疗方案的整体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拔牙同时进行牙槽嵴保存术,不仅可以节约手术时间、费用、患者精力,减少多次手术带来的痛苦,且恢复骨量效果显著,由此极大提高了种植牙的成功率和长期稳定的效果,是在“拔牙”前非常值得考虑采取的治疗方案。
总之,拔牙并不可怕,微创拔牙也不神秘,建议在拔牙前先到种牙医生处“报道”。由经过严格正规培训的种牙医生为您量身打造最优治疗方案,“以终为始”完成精细微创治疗,为种植牙的高成功率和远期的长期稳定效果保驾护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