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芡实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虽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六十高龄后仍红光满面,身体健壮,精神矍铄,才思敏捷,这与他学习中医药、研究养***之道有关。
他除同沈括合编了《苏沈良方》外,还自著了一本《东坡养***集》。他的养***之道中有一条是吃芡实。每天不限时间取熟芡实1粒放口中细嚼,待唾液满口时慢慢咽下,每天吃20~30粒,长年不断。芡实食药两用,《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中医认为它有补中益气、健脾助胃、固肾涩精、滋养强身等功用。《金峨山房药录》中有诗充分说明芡实(又名鸡头米)粥的养***保健功效:“焕发容光精气壮,粥香食进思飞扬。金风玉露鸡头熟,万里行吟妙趣长。”
苏辙与茯苓
苏轼的弟弟苏辙不但是“三苏”之一,在文坛上也占一席之地,而且与其兄一样,也潜心研究中医药及养***之道。据说苏辙自幼体弱多病,加之勤奋读书用脑过度,因而病魔缠身经久不愈。直至32岁,他开始服食茯苓,坚持1年,顽疾竟获痊愈,此后服食不断,也得享高寿。唐宋时代,人们服食茯苓相沿成风,诗句吟和之中常见,如宋代文人黄庭坚有诗咏茯苓:“汤泛水瓷一***春,长松林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至清代,服茯苓之风更盛,慈禧太后也爱吃茯苓饼,她到晚年仍容颜不衰,与此不无关系。名著《红楼梦》中有用茯苓和人奶做茯苓霜的记述。当时皇宫内和富贵人家,每天早晨吃一盅作为补品。梁代医学家陶弘景称茯苓“通神而致灵,和魄而练魂,利窍而益肌,厚肠而开心,调营而理卫,上品仙药也。”可见,茯苓的养***保健功用,早被人们认识了。现在,茯苓饼作为北京的御膳特产之一,为中外游客的必购之物。
陆游与枸杞
宋朝诗人陆游爱用枸杞子泡茶或做羹汤吃,晚年视力仍佳,依然读书、写诗不辍。曾有“雪霁茅堂钟馨清,晨斋枸杞一杯羹”的诗句描述。唐代诗人陆龟蒙在家前屋后广种枸杞与菊花,一为观赏,二作食养,曾写下一篇清新隽秀的《杞菊赋》。唐代另一位诗人刘禹锡也有诗赞枸杞曰:“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同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苏东坡也喜爱在庭院中种植枸杞,自己服食及宴请宾客,有《小圃枸杞》诗为证:“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大将玄吾鬓,小则饷吾客。“孙思邈、葛洪、陶弘景及孟冼等也常食枸杞,都成为医林寿星。唐代宰相房玄龄、杜如晦因政务操劳而致体衰多病,后遵医嘱服食枸杞得以康复,并都获享高寿。民间也流传有“要想眼睛亮,常喝枸杞汤”的俗语。《神经本草经》称它“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太平圣惠方》中有“服用枸杞长***不老”之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与多种药理成分,具有保护心、肝、肾、大脑,调节神经,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动脉硬化程度,延缓细胞衰老进度及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种作用。国外药理专家称枸杞中所含的“维***素X”为“驻颜维***素”,又称作“祛老圣药”。有枸杞之乡美名的宁夏地区对枸杞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枸杞罐头、枸杞晶、枸杞酒、枸杞茶等系列产品已应运而***,深受国内外顾客的青睐。
叶橘泉与决明子
江苏名老中医叶橘泉在省委为他庆祝90华诞之际,把刚编著的养***心得———《老人保健要点》一书赠给与会人员,书中有一条养***体验:常饮决明子茶,能有效防治高血压、血管硬化和便秘。无独有偶,辽宁名老中医彭静山也说,他常饮决明子茶,年过七旬,血压正常,大便畅通,光线充足处不戴老花镜可阅书报。《神农本草经》将此药列为上品。《广群芳谱》中载:“决明子作茶食,助肝益精,治目中诸病。”《江西草药》介绍:“决明子炒黄,水煎代茶饮,治高血压。”据说古时有一文人,常饮决明子茶,至晚年体健无病,尤其目力甚佳。曾赋诗曰:“愚翁八十目不瞑,日书蝇头夜点星。并非***得好眼力,只缘长年食决明。”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决明子所含成分对视神经有保护作用,并能降血压和降胆固醇。
颜之推与槐角
南北朝著名学者颜之推非常关注养***保健,著有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家教名著《颜氏家训》。书中辟“养***篇”一章专讲养***之道,并把槐实(即槐角)推介给人们,还用“庾肩吾常服槐实,年七十余,发须犹黑”的实例,来说明服食槐实可使人耳聪目明,乌须黑发,养颜抗衰。《神农本草经》列之为上品,称:“久服明目、益气,头不白,延年。”明代著名医学家缪希雍说:“槐实为凉血要品,能除一切热,清一切火,散一切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槐实含黄酮类和异黄酮类化合物,尤以芸香甙的含量最高,能降低血管壁的渗透性,促进血液凝固,能清热祛火,凉血止血,治肛肠痔病出血效果甚佳,还可降低血压,与其他降压药同用,能增强降压功用。高血压患者并发便血、尿血、鼻出血最适用。近年来有资料称槐实有抗癌作用,具有发展前景。
历史名人与中药单方
历史名人也是人,一样地有***老病死,***了病一样要求医问药。不过医案一类的专书,极少牵涉到名人,倒是一些名人***病以后,因服用某些中药单方而获效,文献中时有零星记载。这些案例符合本草书所载药物功效,读来可信可行,饶有兴味。今选录数例,可供中药教学参考,亦欲借名人之名,使这些中药单方之功效能不胫自走耳。
唐太宗与荜茇
《独异志》载:唐太宗苦气痢,众医不效,下诏访问,金吾长张宝藏曾困此疾,即具疏以乳煎荜茇方上,服之立愈。宣下宰臣与五品官。魏征难之,逾月不拟,上疾复发,复进之又平,因问左右曰,进方人有功,未见除授何也?征惧曰,未知文武二吏……即命与三品文官,授鸿胪寺卿,其方用牛乳半斤,荜茇三钱,同煎减半,空腹顿服。唐太宗即李世民,隋末劝父李渊举兵统一天下,封秦王,天资明敏,遇事勇决,文治武功,集于一身,及位后锐意图治,任用贤臣,去奢轻赋,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
荜茇,药用果穗,性味辛热,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常用于治疗胃寒呕吐,脘腹疼痛,泄泻痢疾,也可用于牙痛。本案属气滞下痢,以荜茇温中行气为主,配牛乳同煎,牛乳甘润补虚,二药刚柔相济,止气痢而不犯燥,理气而不伤正,又简便易行,服用方便。
刘禹锡与诃子
《传信方》载:予曾苦赤白下,诸药服遍,久不瘥,转为白脓。令狐将军传此方,用诃黎勒三枚,两炮一***,并取皮末之以沸浆水一合服之。
刘禹锡,唐朝进士,官太子校书,参与王叔文革新,屡遭贬抑,为中唐时期杰出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史称“刘白”。诗歌内容寓战斗色彩,善于吸收民歌特长,诗风雄浑爽朗,音节和谐响亮,立意高卓超远,有“诗豪”之称,著有《刘梦得文集》,亦留心医药,著《刘禹锡传信方》。
诃子,也叫诃黎勒,药用果实,性味苦酸涩平,能涩肠止泻,敛肺利咽。常用于久痢、久泻、脱肛,久嗽、失音。药理研究证实其含水解鞣质,有较强收敛作用,也具抑制痢疾杆菌作用。本例苦赤白痢下日久,若痢疾初起邪实,则非所宜。
宋仁宗与赤小豆
《朱氏集验方》载:宋仁宗在东宫时,患痄腮,命道士赞宁治之,取赤小豆七十粒为末,敷之而愈。宋仁宗,姓赵名稹,13岁即位,太后称制,24岁亲政,先后任富弼、韩琦、范仲淹为相,在位41年,恭俭仁恕,慎刑爱民,史称有宋第一仁主。本案例当发***在13岁以前。
赤小豆,药用种子,性味甘酸平,能利水消肿,散血解毒,多用于水肿,脚气,黄疸等,伤寒论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治黄疸。也用于治疗疮痈肿毒。既可内服,更可外敷。《金匮要略》有赤小豆当归散治狐惑之脓已成,痄腮乃热毒淤血壅滞,腮部肿痛,故能敷之即愈。
欧阳修与车前子
《苏沈良方》载:欧阳公尝得暴下病,国医不能治,夫人买市人药一帖,进之而愈。力叩其方,则车前子一味为末,米饮服二钱匕。
欧阳修,宋朝进士,又号醉翁,北宋中叶重要政治人物,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因直言敢谏,被罢职贬官,又是著名文学家,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视内容。积极发现和培养后进,三苏及王安石皆其门下,公认为当时文坛领袖,其散文、史传、诗词皆有成就,著有《欧阳文忠集》等。
车前子,药用种子,性味甘寒,能利尿通淋,清肝明目,也能化痰止咳,常用于治疗淋证、泄泻、目赤肿痛、咳嗽痰多等。暴下指急性腹泻,本案当为湿热所致。《本草纲目》云:“车前子利水道而不动气,水道利则清浊分,而谷藏自止矣”。即所谓利小便可实大便也。赵学敏在《串雅》序言中言:“欧阳子暴痢几绝,乞药于牛医”即指本例。
王安石与萝卜
《本草纲目》载:王荆公病头痛,有道人传此方(指***萝卜汁一蚬壳,仰卧,随左右注鼻中)移时遂愈也,以此治人不可胜数。
王安石,宋朝进士,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为抑制豪强,缓和社会矛盾,积极推广新法,遭保守派反对,成效不大,两度为相,两度罢相,晚年退居金陵,封荆国公。其散文逻辑谨严,辨理深透,峭拔雄健,语言简练。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词,反映现实,风格高峻。
萝卜,药用根,一般多以种子入药,名莱菔子,二者性味功效相似,性味辛甘平,能消食化积,祛痰下气,用萝卜汁便于外用滴鼻,辛散宣通,祛风止痛,简便易行,故治愈头痛不可胜数,多种医书将其收载。
洪迈与胡桃肉
《夷坚志》载:迈有痰疾,因晚对,上遣使之前令以胡桃肉三颗,***姜三片,卧时嚼服,即饮汤两三呷,又再嚼桃、姜如前数,即静卧,必愈。迈还玉堂,如旨服之,及旦而痰消嗽止。
洪迈,南宋人,别号容斋,高宗时,使金不屈,孝宗时拜翰林学士,父浩,兄适、遵皆有文名,而迈尤博学,晚年归乡里从事著述有《容斋五笔》、《夷坚志》等传世。
胡桃仁,药用种仁,性味甘温,能补肾强腰,敛肺定喘,润肠通便。常用于肾虚腰膝酸痛,肺肾不足之虚喘及老年人或病后肠燥便秘,配合***姜,能温中化痰,可用于肺肾亏虚之寒痰喘嗽。
辛弃疾与薏苡仁
《倦游录》载:辛稼轩忽患疝疾,重坠大如杯,一道人教以薏珠用东壁黄土炒过,水煮如膏服,数服即消,程沙随病此,稼轩授之亦效。
辛弃疾,南宋时人,字幼安,号稼轩。21岁即参加抗金义军,官至浙江安抚使,政治上军事上皆有一定建树,但为当权者所忌,未能施展抱负,词作600多首,为有宋之冠,多反映当时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表现坚持抗金决心,倾诉壮志难酬之悲愤,艺术风格以豪放为主,气象阔大,意境雄浑,与苏轼相近,史称“苏辛”。为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著作有《稼轩长短句》等。
薏苡仁,药用种仁,性味甘淡微寒,能利水渗湿,健脾排脓。常用于治疗水肿脚气、痹证、泄泻、肺痈、肠痈等。本案用于治疗疝气,重坠大如杯,类似水疝,乃水湿下注阴囊所致,用薏苡仁取其能健脾利湿,用东壁黄土炒亦取崇土以制水之意也。
沈括与苦参
《梦溪笔谈》载:(括)苦腰重,久坐不能行,有一将佐曰,此乃病齿数年,用苦参揩齿,其气味入齿伤肾所致也。后有太常少卿昭亮亦用苦参揩齿,岁久亦病腰,自后悉不用之,腰疾皆愈。
沈括,北宋进士,累官至翰林学士,史书称其博学无所不能,为封建社会中少有之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苏沈良方》等。
苦参,药用根,性味苦寒,能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常用于治疗痢疾、黄疸、淋证、妇科带下、阴痒、外科疥癣、脓疱疮、麻风等。药理研究对多种皮肤真菌以及滴虫均有抑制作用,古时也用于治龋齿牙病。《史记》载:“仓公淳于意医齐大夫病龋齿,以苦参汤日嗽三升,出入其风,至五、六日愈,以其能燥湿清热祛风杀虫”。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药物有治疗作用,用之不当或过量也会产***副作用,本品乃极苦极寒之品,故李时珍说本品惟肾水弱而相火胜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老年之人不可用也。本案例着重谈的是苦参的副作用。《素问》云:“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攻,久而增气,气增而久,夭之由也”。久用苦参揩齿,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腰为肾之府,寒增不已,火衰精冷,故致腰痛。过犹不及,本案令人触类旁通,启悟良多。
上述病例,都是药物精当,效果明显,也符合药性理论和中药功效。后世也一直沿用。这些中药单方,具有廉、便、验的特点,自有它的实用价值,但要想都取得理想的疗效,还应结合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辨证论治。
陆游与降气汤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寿长85岁。他身逢乱世,一***坎坷,饱经风霜,却得如此高寿,且晚年依然耳清目明、身轻体健。据说,他长寿与一则叫做降气汤的方药有关。
陆游早年曾结识了一位名叫张山的汴梁人。当时张老汉已80多岁,却耳聪目明,步履矫健。陆游向他请教强身健体的法术,这位老龄朋友说:“香附、姜黄、甘草3味药,研磨成细末,每日早晨空腹用开水冲服三、四钱。”老汉接着又说:“这剂汤药叫降气汤。因为人得病大多由于气不下行,身体下虚而上实,方中之药能导气下行,气顺气通则病不***。”陆游深深叩谢了老人,此后就试着服用该方。后来,陆游又结识了一位名叫王升的武官,见武官70岁开外,也身健体强,便特别羡慕和好奇,连忙讨教延年益寿的妙方神丹,药方竟与张山老人所说一摸一样。陆游更相信降气汤了,并坚持服用。
话说回来,这则趣闻似有夸大降气汤效果之嫌,但气机理论在养***防病方面的地位却不容忽视。中医认为,“百病皆***于气”,“一气周流,百骸疏畅”,气机调达,气血和畅则身体康健;若气逆、气滞、气虚、气结等气机逆乱,血脉郁阻,则会引发多种疾病而折寿。降气汤非典载经方,其药简单,香附乃理气圣药,姜黄性走窜,理气兼以活血,甘草调和致中,三者共奏行气机、畅气血之功。就养***治病而言,其立意值得肯定。当然,降气汤并非人人皆宜,陆游的高寿也并非只靠降气汤,史料记载他因人制宜而采取的多素食多粥、“戒声色娱”、“晨起扫门庭”、睡前温水泡脚、“以诗吐胸臆”、远离嘈杂、乐观向上等养***方法都至为重要,正如其晚年诗中所云:“养***如艺树,培植要得宜。”
陆游的饮食以素食为主,不主张“以肉养人”,在其诗中出现得比较多的食物是菱角、山药和粥。
陆游退居故乡后,就每年采食菱角。他的《夜归诗》中云:“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八十老翁顽似铁,三更风雨采菱归。”《本草纲目》记载:吃菱角能“安中补五脏,不饥轻身”。***吃鲜菱角能“解伤寒积热,止消渴,解酒毒、射罔毒。”晒干后碾成粉食用,能“补中延年”。
陆游一***喜欢吃粥,他还专写了《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老年人吃粥容易消化、吸收,对胃肠的保健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陆游认为体弱多病的人食山药能增强体质,有利健康。有诗云:“久缘多病疏云液,近为长斋煮玉延(山药)。”据现代科学分析,山药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它含有的黏液蛋白,能预防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过早发***。山药中的黏多糖物质与无机盐结合,可使软骨的弹性增加。山药还含有消化酶,有促进蛋白质和淀粉分解的作用。
邵逸夫与人参
著名企业家邵逸夫在2010年元旦宣布退休,这位100余岁的富豪,比一般人的退休年龄整整晚了40年。有人问他养***秘诀何在?邵逸夫笑答:“秘诀有三,一是勤奋工作,二是笑口常开,三是日含人参一片。”
邵逸夫90岁前,坚持每天上班。他认为,晚年小劳有益健康。“我的最大乐趣就是工作,只有保持工作才能长寿。”他年轻时,每天晚上只睡5个小时,中午小睡1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工作。到了古稀之年,仍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
邵逸夫是个笑口常开的人,他说,笑是宽容,宽容是一个人修养和善良的结晶,是***活幸福的一剂良药。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他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重视养***。最初,每天炖一根野山参进补,至上世纪60年代后期,改为每日在舌下含薄薄的一片顶级野***人参。有人统计过,邵逸夫每年大约食用四两人参。
此外,邵逸夫每顿晚饭一定要喝一碗“蜜瓜海螺煲老鸡汤”,该汤在香港又被称为“爵士汤”,非常有名。从营养上分析,蜜瓜富含维***素A等;海螺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老母鸡滋阴效果明显。中医认为,该汤是滋阴、补肝肾之品。
武则天与益母草
很多女性朋友喜欢做面膜,其实武则天就是一个精通面膜保养的高手。武则天不但高寿,而且即使到了80岁高龄,仍然保持着青春般的容貌,不显衰老。《新唐书》中说她“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武则天有一个很有名的美容秘方,就是用“益母草泽面方”,这个方子收录在苏敬编辑的《新修本草》中,后来王焘在《外台秘要》中也有所收录,后世的医书中也曾经收录并改名为“神仙玉女粉”,到明代李时珍时,在《本草纲目》中又恢复原名收录。其方法是:五月初五采益母草全草,不能带士。晒干后捣成细粉过筛,然后加面粉和水,调好后,捏成如鸡蛋大药团,再晒干。用黄泥做1个炉子,四旁开窍,上下放木炭,药团放中间。大火烧一顿饭时间后,改用文火再烧1昼夜,取出凉透,细研,过筛,放入干燥的瓷皿中。用时加十分之一的滑石粉,百分之一的胭脂,调匀,研细,沐浴或洗面、洗手时,用药末擦洗。益母草是妇科的良药,既可内服,也可外用。据《本草拾遗》载曰:“入面药,令人光泽,治粉刺。” 《外台秘要》称此方为“则天大圣皇后炬益母草留颜方”,具有“治颇暗,退皴皱,令人皮肤光泽(《御药院方》)”的功效。外用敷面,有治疗肤色黑、祛除面部斑点和皱纹等功效;经常使用能使皮肤滋润有光泽。王焘在注解中说,刚开始用这个药洗面,会觉得手开始变得润滑,脸上也有了光泽,以后逐渐会面***血色,脸色红润,如果长年使用,四五十岁的妇人,看上去也会像十五六岁的女子一样年轻。武则天八十岁的时候,还能保持秀美的容貌,看来跟她经常使用这个美容秘方不无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