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中医食疗养***原则
第二章:中医食疗保健 荤素搭配要合理
第三章:中医养*** 益气补虚四款羊肉药膳方
食疗是中医养***一个独特之处,它通过用食治的方法来帮助人体治病防病。食疗不仅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还能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那么中医食疗养***有哪些原则呢?
中医食疗养***原则
“养***之道,莫先于食”。合理的饮食,可使人身体强壮,益寿延年。饮食失宜,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饮食对于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医学数千年的发展史中,积累、总结了丰富的食疗经验,《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畜为益,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论点,汉代张仲景在《金匾要略》中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该书还收集了很多食治与饮食禁忌。后世更是推出大量深有影响的食疗著作,如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食治专篇,精辟地论述了食疗是行之有效的治病方法之一;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700多种食物性味归经,并指出“食物入口,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的传统食疗理论。
食物对人体具有滋养作用,能使气血充足,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营养,使五脏六腑功能旺盛,***命力强。饮食还具有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根据食物的气、味特性及身体阴阳盛衰的情况,给予适宜的饮食营养。
饮食养***并非无限度地补充营养,而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食物也有偏性,必须根据食物的特点而灵活取舍,选用相应食物合理搭配,以符合人体健康的需要。下面我们从一下四个原则着手,让健康饮食真正落到实处。
整体性原则
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与自然息息相通,人体内环境与自然环境间呈现动态平衡,若因内外环境的改变或致病因素的干扰破坏了平衡,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如气候突然变化,骤受寒冷,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应及时用驱寒食物以维持和促使人体内外环境相对稳定和平衡。
因时制宜
食物的摄入本身就是自然界对人体内环境的一种直接干预,是保持人体外环境相对统一的重要因素。正确运用不同性能的食物,可以使人体顺应气候变化,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如夏季应多食西瓜、绿豆等,冬季应多食羊肉、狗肉等,秋季应多食梨、百合等。
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广阔、物产丰富,但人们***活的地理位置和***态环境差别较大,故***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不尽相同。使人体顺应不同地理环境条件,是提高食物疗效的重要方面,如东南沿海地区潮湿温暖,宜食清淡、除湿的食物;西北高原地区寒冷干燥,宜食温热、散寒、***津的食物。
因人制宜
人体的***理病理状况,随着年龄的变化和体质的不同而有明显区别,若根据个人不同体质,有选择性地摄入食物,可起到防病治病、保持健康的作用。如儿童身体娇嫩,为稚阴稚阳之体,宜选用性质平和,易于消化,又能健脾开胃的食物,而应慎食滋腻峻补之品;老年人气血阴阳渐趋虚弱,身体各部分机能低下,故宜食用有补益作用的食物,过于寒凉和温热难于消化的食物均应慎用。个体上的差异,食物的选择有所不同,如男性因消耗体力过多,应注重阳气的守护,宜多食补气助阳的食物;而女性则有经、孕、产、乳等特殊***理时期,易伤血,故宜食清凉、阴柔、补血之品。阳虚者宜食温热补益之品;阴血不足者宜食养阴补血之品;易患感冒者宜食补气之品;湿热较甚者宜食清淡渗利之品。充分利用食物的各种性能,调节和稳定人体内环境,使之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方能保持健康、祛病延年。
辨证施食原则
中医学认为,疾病发***发展的全过程呈动态变化,一种疾病可随病因、体质、年龄、气候、地域或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变化,表现为不同的证,所谓辨证施食,即根据不同的病证来选配食物。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食物的选配应在辨证施食的原则下进行,如虚证宜用补益之品,实证宜用祛邪之品,表证宜用发散之品,里实证宜用通泄之品,里寒证宜用温里之品,里热证宜用清泄之品。辨证施食,调节机体的脏腑功能,促进内环境趋向平衡、稳定,是中医食疗学的重要特点。
辨病施食原则
一种疾病的发***发展变化,在病理***理上具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尽管在不同的人体和不同阶段,其证的表现有异,但疾病的实质还是存在,在治疗中必须注意到病的特殊性,食疗也应辨病施食,如遗精病宜食莲子、芡实;消渴病宜食南瓜、山药;夜盲症宜食羊肝、猪肝。食物所含有的物质成分,往往决定这种食物对某一种或几种疾病具有特异性作用。在食疗实践中,辨证与辨病施食是提高食疗效果的关键,掌握每一食物的性能特点,有针对性地施用,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基础。辨证与辨病应相辅相成,不可顾此失彼。
平衡膳食原则
平衡膳食即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食用多种食物,使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避免偏食。嗜食某种食物可致使体内某些营养缺乏,谷物、动物、蔬菜、水果,在膳食中均应尽可能占有适当比例,以保证机体的需求。在日常***活中,经常可见到因为偏嗜而引发的疾病,如过食辛辣温热性食物可产***口渴咽干、腹痛便秘等。《素问·五脏***成论》中曾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尽管食物有营养机体的作用,但因其性能不同,偏嗜不仅起不到营养作用,反而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危害健康,诱发疾病。
中医食疗保健 荤素搭配要合理
有人爱吃荤菜,但又怕胖,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法子?荤菜素菜一起烧,荤菜吃得少,素菜营养也更好。
从营养学上讲,荤素搭配有互补性,而从中医保健角度来看,合理的荤素搭配还能加强食疗功效。
介绍了几款荤素“黄金搭档”:
牛肉配土豆:牛肉营养价值高,能强健脾胃,冬天吃牛肉,还能暖胃,但牛肉纤维粗,会***胃黏膜,放些土豆保护胃,而且土豆的营养也很好;牛肉加芋头,补中益气,能缓解便秘。
羊肉配***姜:羊肉补血温阳,***姜止痛祛风湿,相互搭配,***姜祛羊肉的腥膻味,帮助羊肉发挥温阳祛寒的功效;羊肉加山药补血、强身、通便;加香菜开胃、壮阳。
鱼肉配豆腐:鱼肉中蛋氨酸含量丰富,苯丙氨酸含量少,而豆腐却相反,两者一起吃,可取长补短,豆腐含钙较多,正好借助鱼体内维***素D,提高人体对钙的吸收率,适合老年人和孕妇食用。
鸡肉配栗子:鸡肉可以增强人体的造血功能,栗子重在健脾,有利于吸收鸡肉的营养成分,最好选老母鸡汤煨栗子。
鸭肉配山药:老鸭可补充人体水分、补阴、消热、止咳,山药的补阴之力更强,与鸭肉伴食,可消除油腻,补肺。
猪肉配洋葱:洋葱能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吃猪肉脂肪高的副作用,猪肉属于“百搭”荤菜,配冬瓜、百合,有润肠效果;加海带,祛湿止痒;加南瓜,降血糖;加豆苗,利尿、消肿。
中医养*** 益气补虚四款羊肉药膳方
“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对于气虚的人不妨试试以下的羊肉药膳方。
附子烧羊肉
材料:羊肉0.5-1公斤,熟附子片30-60克,甘草、当归各10克,适量八角、桂皮、食盐、***姜
做法:将以上材料洗净同放锅内加水用小火焖熟食用。
功效:适用于老年人体虚怕冷,腰酸腿软,夜多小便,小便频数,易感冒,风寒咳嗽气咽等阳虚病者。健康人食用,有保健强身之功。
注意:发热,咽痛,肝炎,风热咳嗽,风热感冒等热性患者不宜食用。
羊肉萝卜汤
材料:羊肉500克,萝卜500克,草果两个(去皮),甘草3克,***姜5片
做法:将羊肉和萝卜切块,再将各种材料同放锅内煮汤,加少量食盐调味食用。
功效:有补中健胃,益肾壮阳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腰疼怕冷,食欲不振等症。
参芪归姜羊肉羹
材料:羊肉500克(切小块),***姜片25克,黄芪、党参各30克,当归20克
做法:将以上材料装入纱布内***好,同放锅内加水煮至熟烂,随量常常食用
功效:有补气养血,强身壮体的作用。适用于病后或产后气血虚弱,营养不良,贫血,低烧多汗,手足冷等症。
当归***姜羊肉汤
材料:羊肉250g(切块),当归30g,***姜15g
做法:将以上材料加水煎至羊肉烂熟,去滓取汁服。
功效:该方源于《金匮要略》。用于脾胃虚寒,里急腹痛、胁痛,或气血不足、中阳不振之证。《证治准绳》同名方中,加入黄芪,补益之力尤强。
注意:外感病邪和素体有热者不宜食用羊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