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发生在南北朝的北魏,当时洛阳城被沙尘暴袭击,能见度很低。北魏权臣尔朱兆利用这种天气奔袭至洛阳下,在守城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时拿下洛阳城。
这种沙尘被称为黄尘,这个很好理解,因为沙子起风铺天盖地时就是黄色的,俗话说黄沙遍地。
知常容由黄尘想到了红尘,红尘什么意思,估计对于外国人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点也不难。红尘就是指我们现在生活的俗世。为什么称红尘为俗世,难道真的有红色的灰尘?
第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真有红尘吗?
这里出现“红尘‘,这是四方之地的人来此交易,人来人往导致太多的尘土扬起。红尘出现意味着这是一片繁华而热闹的交易景象。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个“红尘”显然也是尘土,但不是闹市里的。
看来“红尘”还真是有的。
第二个问题来了,红尘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不是黄尘?
古代的市场路面没有硬化,全是泥路,人多了,自然会扬尘,扬起的应该是黄尘,为什么古人会选择红尘作为闹市的代名词呢?
这是古代的交易习惯。
日中也就是正午之时,古代没有手表,大家看时间也主要看太阳为主,太阳正猛之时,人们在市场的交易达到最高潮。此时扬起的灰尘是一层薄薄的,不像昨天北京那种黄沙盖地。薄薄的尘气再加上太阳的折射,看上去的确有一种“红尘”的感觉。
一骑红尘,这个红尘显然因为骑手快速地带着荔枝送往长安,好以最新鲜的状态送达杨贵妃之口。此时因为马的速度太快扬起的尘土也是薄薄如烟,再加上太阳的折射,的确也有“红尘”的感觉。
所以古代才能“红尘”形容还是挺贴切的,用青尘、黄尘反而不太合适。不同场景出现的“红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太阳照射。
闹市是我们进行交易和获得自己所得的地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说,所以拿红尘来形容这个俗世还真是挺贴切的。我们在这个俗世中生活也是往来取自己之所需。有时欲求而不得时,痛苦和烦恼就会出现。
红尘代表俗世大约在宋代就已经十分明显了,朱熹写过一首《秋月》中出现的“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这里的“红尘”是俗世的代名词了,不过宋代“红尘”并不完全都代表俗世,比如陆游的《鹊桥仙·一竿风月》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这里的“红尘”还只是闹市的代名词,与《后汉书》那一段话中的“红尘”相近。
这大概是人们看到最热闹市场上出现红尘,然后用红尘代表闹市,再慢慢变成俗世的代名词,从东汉到宋朝,这一路走来也是挺久远的。
为什么“红尘”是形容闹市最贴切的?
“红”就是古代说的五种颜色青、黄、赤、白、黑中的赤色。
赤色属南方,属火,比如我们常用的词语“红红火火”其实红红和火火就说的是一件事情。类似太白金星,太白与金星就是同一个意思。
这个“红”字就点出交易的时间是日中,最热的时期,而且也描绘出交换的场景很火热,同时也表达那种蒸蒸日上的市场状态。整个闹市的情况一个“红”就能完全概括了,我们用文字去解释反而不如“红”字表达得周全。这就是中国文字的厉害之处,以一字足以表达。反观现在大量的词、句虽然意思更直白,但表达力似乎弱于古代。
有人对孔子的“天下大同”很难理解,你去红尘中看看,去闹市看看你就知道什么叫“天下大同”了。
四面八方来的人们,语言、文化可能不同,肤色也可能不同,交易的东西也可能不同,来市场交易的目的也可能不同。虽然处处不同,但他们在这个“红尘闹市”中却获得了自己想要的。这一切的基础是什么?
一个公平的交易规则,而这个规则就是孔子一直想建立的,一生都在奔波之事。礼崩乐坏就是对规则的破坏。孔子一生想理顺红尘之规则,打造一个真正的“红尘”。
你想象一下孔子坐在飞驰的马车中,马车扬起的尘土在太阳的照射之下,那就是"红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