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意思是再聪明的人,也难免会有失误的时候。人们常常用这样的话去奉劝那些自以为无懈可击的聪明人,还是应该小心为妙。这句话,语出《晏子春秋》,后来司马迁还曾专门引用(《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此,这个说法代代流传,成为经典成语。
然而仔细推敲,这句话事实上其实说了也等于没说。因为按照常理,即便是智者,千虑又何止“一失”。这应该还要看所考虑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是一加一等于几这样的问题,恐怕万无一失也不是没有可能。其实,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并不在那个“一”字,而在于那个“失”字。失误一次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误的是致命的那一次。
而且这个成语,我们通常只看到了前面这部分,忽略了后面还有八个字。而真正的精髓,其实在于后面8个字。这8个字就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这八个字富含哲理,也十分重要。完整地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绝对不是仅仅和我们探讨聪明人也有失误,愚蠢人也能正确这个浅显的道理。它蕴含的哲理在于智者和愚者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是绝对的概念;同理,得与失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所以说“大智若愚”,又有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得失得失,没有失,哪有得”。
这一点十分重要,《晏子春秋》的智慧便是蕴含了这一朴素哲理。当年韩信作为智者,却听从了手下败将的建议,最后取得了***。从通常角度看,智者是韩信,愚者是战败的俘虏;但是一旦条件发***改变,愚者的“一得”居然能够帮助智者,扭转乾坤。同理,如果韩信没有虚心听取建议,那么他作为智者的“一失”也可能让自己身处绝境,一败涂地。
这种互易变化的道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精髓,在《周易》、道教、汉传佛教、儒家的思想中均有体现。所谓“太极***两仪,两仪***四象”,“阴阳相成”才能******不息,这是道家的“得失”哲学;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儒家的“得失”哲学;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是佛家的“得失哲学”。人其实无所谓聪明愚蠢、高贵低贱,而得不一定就通向永恒幸福,失也不一定就通向末路深渊。
中国文化最讲究的是对“中和”与“度”的把握,所谓“舍得之间,品味舍得”并非一句广告词,也是一种智慧人***的选择。如此说来,要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就不得不说后面8个字“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那为什么偏偏世人就是不愿提及这后面8个字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成语作为民间的习惯用语,活跃于民间口头交流。民间日常,哪里需要用到那么高深的人***哲学。再说,老百姓很多本身就文化水平不高,也无法理解到那个深度。所以,人们选择了前面八个字,这也是所谓民间智慧的取舍。
事实上,很多成语都是经过民间智慧取舍之后的结果,比如我们通常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本意是说人不注意自我修为,就会被天诛地灭。这个道理太深奥,老百姓日常所见到的是那些贪婪之辈,所以用这句话去讽刺贪婪之辈。同理,人们日常见惯了自作聪明之人,于是用“智者千虑”去奉劝那些聪明人。而且,之所以很多人不愿提后面8个字,也是怕被当愚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