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种痛苦让人难以启齿,那就是便秘;而产后便秘更让人睡不安、寝不眠。顺顺利利地生下了小宝贝,当上了新妈咪,公公婆婆疼惜,各种营养品、大鱼大肉伺候,可是好景不长,很快:便秘、拉不出来,每天如厕跟打仗似的,一想到如厕就害怕。
正常的排便节奏:如果产前灌肠者,产妇产后2-3天才解大便;若产前未灌肠者,产妇可能1-2天首次排便。一旦在产后超过3 天未解大便,应注意便秘的出现;如果便秘持续3 天以上,则一定要请医生予以适当的处理。
引起产后便秘的原因:
1.分娩前灌肠致使排便延迟。
2.分娩中体力消耗大,腹部肌肉疲劳,腹肌和盆底肌肉松弛,排便时
3.收缩无力,且产后人体虚弱,排便力量减弱。
4.产后手术伤口使自己不能依靠腹压来协助排便。
5.分娩后胎儿对直肠的压迫消失,肠腔反应性扩大,肠内容物滞留。
6.卧床时间多,活动减少,影响直肠蠕动。
7.饮食结构不合理,蔬菜、水果吃得少。
对症调理方案
1 调整饮食习惯
产褥期作为一个特殊时期,体内孕激素急剧下降,再加上新生命的到来,这些给新妈妈带来种种不适应。新妈应学会尽快转变角色,比如过去不爱吃蔬菜、喝汤,那么现在就需要改变。
饮食建议:
多吃纤维多的食品如山芋、粗粮、芹菜等各种绿叶蔬菜。多吃水分多的食品如雪梨等富含水分的水果。
多吃能够促进肠蠕动的食品如蜂蜜、香蕉、芋头、苹果。
多吃富含有机酸的食品如酸奶,增加消化与通便功能,可常饮用。
多吃含脂肪酸的食品如花生米、松子仁、黑芝麻、瓜子仁。
2 充足的休息时间
充分的睡眠是一切之根本,比如奶水充沛、防止产后抑郁和便秘。所以作为母亲,要渐渐将其他工作转交给家庭其余成员,并将自己的生物钟调至和宝宝一致。他睡您就赶紧养神,他醒您就开始“工作”。
3 早下床活动
一般自然分娩后6-8小时产妇就坐起,进行一些翻身活动,采取多种睡姿或坐姿,也可自己轻轻按摩下腹部;第2 天下地,在室内来回走动,以不疲劳为宜,但避免长时间下蹲、站立。对于剖宫产无合并症者,于产后第2 天试着在室内走动,如有合并症则要遵循医生要求,不可过早下床活动。
早下地、早活动,既有利恶露的排出,也有助于肠道恢复蠕动,防止尿潴留和便秘。
4 多喝汤水
下奶的汤水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油分,可以起到润滑肠道,促进排便的作用。
5 充分利用天然植物通便剂
在保证高蛋白同时,一定要多吃含纤维素多的水果和蔬菜,比如香蕉、韭菜、芹菜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