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术后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保持伤口清洁、监测生命体征、合理用药、康复训练及定期复查。脑出血术后护理对患者恢复至关重要,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波动。
保持伤口清洁是术后护理的基础环节。术后伤口可能出现轻微渗血或渗液,需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并定期更换。家属应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避免患者抓挠或沾水。若发现伤口异常需立即联系医护人员处理。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定时测量血压心率体温等指标。脑出血患者术后易出现血压波动,需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控制。体温升高可能提示感染或中枢性发热,需及时告知医生。夜间睡眠时建议家属定时查看患者呼吸状态。
合理用药涉及抗凝药物降压药及神经营养剂等多种类型。阿司匹林肠溶片常用于预防血栓形成,但需警惕消化道出血风险。甘露醇注射液可降低颅内压,使用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胞磷胆碱钠胶囊能促进神经功能修复,需按疗程规律服用。康复训练应从被动活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术后早期可由康复师进行肢体关节被动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意识清醒后开始语言训练和认知功能锻炼,如简单计算物品命名等。吞咽障碍患者需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后选择合适食物性状。
定期复查包括头颅CT检查和神经系统评估。术后1周需复查CT观察血肿吸收情况,之后每3个月评估恢复进度。出现头痛加剧或肢体无力等异常症状时应立即就诊。饮食方面选择低盐低脂高蛋白食物,如清蒸鱼肉豆腐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每日饮水量但需控制夜间摄入以防起夜跌倒。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有助于减少颅内静脉回流压力。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强光噪音刺激。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家属应耐心倾听并鼓励患者表达情绪。
脑出血术后恢复周期较长,通常需要6-12个月。患者及家属应建立合理预期,避免过度焦虑。康复过程中出现短暂功能倒退属于常见现象,需坚持训练计划。建议准备血压计血糖仪等家用监测设备,记录每日数据供复诊参考。外出时携带医疗信息卡注明用药史和紧急联系人。天气变化时注意保暖防寒,预防呼吸道感染。通过系统规范的术后管理,多数患者可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