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肤红斑
早期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鲜红色斑块,常见于头颈部或躯干,按压可能褪色。可能与胎儿期血管发育异常有关,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观察是否扩大。若红斑伴随皮下硬结或颜色加深,需警惕混合型血管瘤。
2、隆起肿块
出生后2-4周出现柔软隆起的紫红色肿物,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肿块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或局部缺氧有关,生长迅速期可能持续3-6个月。深部血管瘤可触及皮下结节,需超声检查明确范围。
3、颜色变化
随病程进展可从鲜红变为暗红或青紫色,部分瘤体中央出现灰白色纤维化改变。颜色改变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降低有关,处于消退期血管瘤可能出现此症状。特殊部位的颜色变化需警惕并发症。
4、快速生长
部分血管瘤在生后3个月内体积可增大数倍,尤其高风险部位如眼周、口周或会阴区。快速生长可能与血管生成因子过度表达相关,可能压迫重要器官影响视力或呼吸功能,此时需考虑普萘洛尔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5、溃疡出血
约10%的血管瘤可能出现表皮溃烂伴渗血或结痂,常见于摩擦部位如臀部或腋下。溃疡多与局部缺血或继发感染有关,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严重出血时可考虑脉冲染料激光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