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包括缺乏眼神交流、语言发育迟缓、对他人情感反应淡漠、坚持固定行为模式以及对特定事物异常执着。1、社交障碍
患儿常表现出明显的社交互动困难,婴儿期可能表现为回避目光接触、对呼唤名字无反应、不喜欢被拥抱。随着年龄增长,他们难以理解社交规则,不会分享兴趣或情绪,缺乏与同龄人互动的意愿。部分患儿可能伴随智力发育迟缓,但高功能自闭症患儿智力可能正常甚至超常。
2、语言异常
约半数自闭症儿童存在语言发育迟缓,可能出现语言倒退现象。典型表现为鹦鹉学舌式模仿语言、代词使用混乱、语调平板怪异。部分患儿虽然语言能力正常,但缺乏交流性质的语言,如不会提问或持续对话。非语言交流方面也常存在障碍,如不会使用手势表达需求。
3、刻板行为
患儿往往坚持固定的日常生活程序,对微小的环境变化产生强烈焦虑。常见表现包括重复摇晃身体、拍手、旋转物品等刻板动作,执着于排列物品或遵循特定路线。部分患儿可能对某些感官刺激异常敏感或迟钝,如抗拒特定质地的衣物或过度迷恋旋转物体。
4、兴趣狭窄
患儿的兴趣范围通常极其有限且异常专注,可能对天气预报、交通路线等特定主题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记忆力。游戏方式也呈现刻板特征,如反复排列玩具而不进行象征性游戏。这种专注往往影响其学习其他必要技能,导致适应能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
5、其他表现
约三分之一的患儿伴随癫痫发作,多数在青春期前后出现。胃肠道问题、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共病症状也较常见。部分患儿存在运动协调障碍,表现为笨拙的步态或精细动作困难。感知觉异常可能表现为对疼痛反应迟钝或对某些声音过度敏感。
家长发现儿童存在上述表现时,应尽早就诊儿童精神科或发育行为儿科进行专业评估。早期行为干预能显著改善患儿预后,包括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结构化教学、社交技能训练等。家庭需要建立稳定的生活规律,避免频繁改变环境。饮食方面注意均衡营养,限制精制糖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定期进行发育评估并根据专业建议调整干预方案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