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寒冷,人们都很注意防寒保暖,但此时很多人会频繁地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上火”症状,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好,这是为什么呢?
冬季为什么容易上火?
摄入过多偏热或温补的食物
冬季的天气寒冷,人们更喜欢偏热的食物,再加上冬季是进补的好时候,摄入过多偏热或温补的食物,导致体内积热,不易散发,出现上火的症状。
喝水少,出汗少
冬季天气干燥,人体缺少水分,再加上天气寒冷,人们运动量减少,人体出汗少,摄入的水分减少,体内水分减少影响体内新陈代谢,引起上火。
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
生活中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导致身体过度劳累,诱发上火。
气候干燥
冬季空气干燥,天气寒冷,家里会采用一些保暖措施,如暖气、开空调、小暖风等,导致室内空间更加干燥,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
怎么给身体“灭火”?
冬季上火后可以通过调节饮食、心情、起居习惯及药物治疗给身体“灭火”。
饮食清淡
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甲鱼、梨等;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多喝温水多喝温水,补充水分,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生津利尿,加速热量散发,也可以适当的喝一些胖大海、菊花、金银花等清热去火的中药泡的水。
舒缓心情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自身情绪,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思虑过多,劳累过度,平时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减压放松,舒缓心情,如:听歌、汗蒸、按摩、看书……
作息规律
保证充足的睡眠,作息规律,不要熬夜。
增加室内湿度
经常开窗通风,适当增加室内湿度,如在室内摆放一盆水,使用加湿器等。
药物治疗
上火情况严重的,可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药物治疗。
温馨提醒
上火还可以按摩太冲、内庭、合谷、鱼际、大陵等穴位“灭火”。
太冲穴属足厥阴肝经,位于第一趾骨与第二趾交界的前方凹陷处。按摩该穴位可疏肝解郁、以降肝火。
内庭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按摩该穴位可清热利窍、以清胃热。
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摩该穴位可清热解表、镇静止痛。
鱼际穴属手太阴肺经穴,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按摩该穴位可清热利咽、调理肺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