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11时27分
迎来冬至节气
所谓“冬至一阳生”
从冬至起自然界的阳气开始逐渐萌发生长
此后气候将进入最寒冷的阶段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转化时期
也是养生的大好时机
冬至三候
冬至一候蚯蚓结。冬至时节,地下的蚯蚓仍然蜷曲着身体,像打了结的绳子。
冬至二候麋角解。冬至阳气初回,麋鹿角脱落,开始一轮新生,新陈代谢的规律,藏在季节的变换里。
冬至三候水泉动。冬至过后,井水开始上涌,泉水开始流动。
冬至诗词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习俗
01
吃饺子吃汤圆
在北方,饺子可谓是冬至的“标配”,俗语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天寒,容易冻耳朵,而饺子形状与耳朵相似,便有了“吃饺子可以防止掉耳朵”的趣说。南方人则喜欢在冬至这天,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或年糕,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02
数九、画九、写九
从每年冬至日当天开始算起,每九天为“一九”,即第一个九天是“一九”,第二个九天为“二九”……以此类推,共九个九天,一共九九八十一天。数完了,春天就来了。
“画九”所画的便是《九九消寒图》,画上一枝素梅,再画出八十一个梅花瓣儿,每天染一瓣梅花,都染完后,春天就来了。
“写九”所写的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这九个字,每个字(繁体)都是九画,每天写一画,写完这句话,春天便来了。
冬至养生
冬至起居
作息有规律
冬季昼短夜长,气候寒冷,我们应该顺应天时,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不过,早卧晚起是相对而言,一般认为较平日早睡、晚起半小时就足够了。长期卧床并不利于养生,反而还会造成人体气血瘀滞、气机逆乱。
冬至饮食
饮食重补肾
冬至时节,气候寒冷,饮食调养也当养“藏”,所谓“冬至进补,开春打虎”。整体而言,饮食当以补阳、补精、补肾为主。
“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宜藏不宜泻,需要饮食充养。中医认为,色黑味咸的食物能入肾而补虚,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枸杞、发菜等。
此外,驱寒就温是冬至饮食调养的另一重要原则,即暖食以助阳。此时,可适量多吃一些羊肉、河虾、韭菜、肉桂等食物。
冬至着装
去寒就温
简单来说就是慎避风寒,及时添加衣服,尤其要注意头面、脚部的防寒保暖。
中医认为,头面为诸阳之会,常暴露在外而易受寒邪侵扰,因此在户外要特别注意头面部的保暖防护。
寒从脚下起,脚离心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抵御寒冷的能力较差,更易受寒。除了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每晚睡前还可以用热水泡脚,舒筋活络,促进气血运行。
对于患冻疮的人来说,可选用麻黄、桂枝、花椒、细辛等中药煎取汁浸泡洗浴,其效甚佳。
冬至运动
强度要小
冬季寒气较重,人体气血相对凝滞,运动应宜缓宜微汗。
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运动的时长和程度,并结合冬季装束多、阳气易郁积体内的特点选择一些强度不大的运动,使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为宜,还可促进机体气血通畅。
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传统保健运动场地要求小、运动量适中、安全性高、老少咸宜,是适宜在冬季进行的锻炼。青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增加肌肉力量练习,尤其是腿臀部、腰腹部等易堆积脂肪的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活动,运动后及时放松和补充水分也是非常重要的。
冬至情绪
和缓愉悦
平和体质的个体,由于脏腑阴阳气血趋于均衡稳定,一般表现为精神愉悦、乐观开朗。
而一些中老年人沉静内向不爱说话、情绪低落;另一些心烦急躁、苦闷多疑。这些不良的心态,会影响人际交往,影响身体健康。
我们应积极调节自己的情感,不断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用愉悦的心情代替悲哀、低落的心情。还可以多听听音乐,选择一些轻松、喜庆、优美、畅快的旋律,以宣畅情志。
情志平和,精神愉悦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自然有利于保持健康。
冬至食谱
1. 芡实鸡肉汤——益气养胃
药食兼优的芡实、菱角、板栗等是养胃佳品,它们均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益精等功效。在冬季进补的最佳时期,可用芡实、红枣或花生仁炖汤服,或用芡实炖鸡肉或者芡实炖瘦猪肉等。
2. 栗子羊肉汤——补肾强筋
羊肉性热,味甘,中医多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虚劳不足、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等症。枸杞能够滋肾润肺、补肝明目,中医多用于治疗肝肾阴亏、目昏多泪、腰膝酸软、虚劳咳嗽、消渴等病症。栗子可用于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是不错的冬季进补佳肴。
3. 红薯生姜汤——益气润肠
红薯有健脾养胃、润肠通便的作用。搭配温中散寒的生姜,还能起到益气润肠的作用,就像《纲目拾遗》里说的:“煮时加生姜一片,调中与姜枣同功。”这样一碗暖身甜汤,适合体质虚弱而大便不通的人食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