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群里泡着,发现个问题,就是现在的新手妈妈,动不动就想着给孩子整点这个药,那个药吃!
让我看了很是不理解,也很是生气。熟悉的我圈妈的人,都知道,我最恨的两件事,一个是奶粉,我一听奶粉,马上就要炸了。再一个就是吃药,圈妈想不明白一件事,为啥要吃药?(前提是不需要吃药)
让我来举个例子说吧:新生儿黄疸这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新生儿在出生4--7天是高峰期,这时候呢,医院的大夫就说了,你得停母乳,得吃药,这样才能下去。 (黄疸是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一般不多见,除非孩子出生是巨大儿8斤以上的。
黄疸值严重超标的,医生要求(不是建议,是要求)照蓝光的。 吃退黄疸的药,为得就是促进排泄。请试想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宝贝,肠胃功能还没有发育健全呢,好嘛,一下子给灌上药了,是吃完了,是排泄了,可是宝宝的小屁股红了,宝宝的肠胃刺激完了。随之而来的,埋下了极大的隐患。以后的肠炎啊,胃炎呢?消化系统不好的啊。。。。。你说你后悔不?
再有宝宝好几天不拉臭臭了、孩子拉臭有沫子了、拉臭油油的、肠绞痛,肠胀气孩子嗷嗷的哭,有的妈妈就慌了,是不是得吃点妈咪爱啊?胖得生啊?益生菌呢?
以下我来一一碎碎念。
请问各位妈妈,咱们成人还有一两天不排便的,更何况是孩子呢?没有大运动,怎么能消化排便呢?这里圈妈建议,没事的时候多给宝宝做被动操,多带宝宝运动运动。再洗完澡睡觉之前呢,最好请爸爸把双手搓的热热的,给宝宝捂一捂肚肚。顺时针10次,逆时针10次,上10次,下10次。这样呢,一是可以帮助排气,二可以暖肠胃。在搓搓手心和脚心,这些都可以有助于孩子的睡眠。
对于几天不拉臭的宝宝,妈妈们也不用着急。老话叫攒肚子,只要孩子的精神状态好,不影响吃喝玩乐,妈妈就不用担心。
圈妈告诉你一个小窍门,把肥皂削成小手指一样粗细,不要削得太尖了要圆润一些。在小宝宝的小PP眼里来回的疏通几下,静等一小会,宝贝就自己拉臭臭了。再有要早中晚的给宝宝多揉揉肚子。这样也可以缓解肠绞痛。
对于肠绞痛的情况来说,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每天定时定点的到时间就开始,手蹬脚刨,小脸儿憋得通红的,撕心裂肺的哭。妈妈们又慌了。。。。其实,圈妈开始跟大家一样,着急啊。找了好多的办法也没有解决。后来我看崔大神的文章上说这种情况几乎每个新生儿都会遇到,对于肠绞痛只有静静的陪伴。以下几种办法希望能帮助现在着急的妈妈:
1、飞机抱,放上轻柔的音乐分散注意力减轻宝宝的疼痛感。
2、双手搓热顺时针揉肚子,帮助排气。
3、小暖水袋里装上40度左右的温水,放在宝宝的小肚肚上。
4、把宝宝放在床上,来回的晃动小腿,蹬三轮,帮助排气。
5、再有就是圈妈一直分享的排气操。
6、土办法,宝贝的肚肚贴在妈妈的肚皮上。一可以增进宝宝和妈妈之间的亲子感情,给予宝宝安全感,二、可以暖肚子,帮助排气。
以上6个办法,都是圈妈和圈圈已经实践的,效果都还好这里推荐排气操和蹬三轮,小屁一会就排出来了。再有圈妈还得墨迹几句:宝贝在大哭之后,千万不要去喂奶。因为在大哭的时候,已经吸进空气了,在一喝奶,小肚子都是气,能不肚子疼嘛。一定要安抚好宝贝,情绪好的时候在吃奶奥。
再有家里要常备丁桂儿肚脐贴,这里圈妈还是推荐的,一个是中药非常温和。另还是贴在肚脐上,直接在大肠里消化和吸收的,这样是对宝宝没有刺激的,也不损害肾。
附上作用:
丁桂儿脐贴是在传承中医脐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治疗儿童肠胃疾病的外用贴剂。其主要是成分是丁香、肉桂、荜茇,均具有散寒止泻、健脾温中的功效。由于宝宝的肚脐表皮层最薄,且脐部皮下无脂肪组织,因此药物通过贴敷脐部易于穿透,可以直接进入体循环作用于宝宝的肠胃。
宝宝们在贴上脐贴之后,通常会感觉到小肚子暖暖的,如果妈妈再配合适当的辅助按摩,协助药力直达病灶,一般四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起效。
值得注意的是,丁桂儿脐贴针对儿童由着凉、吃坏了肚子、吃了生冷食物引起的腹泻效果比较明显,尤其是其外用特点为众多妈妈省去了喂药的烦恼,成为了众多妈妈的贴心选择。圈妈特别提醒大家,丁桂儿脐贴的中药成分兼具健脾功效,如果宝贝有脾胃虚弱的症状,比如消瘦厌食,食欲差、恶心易吐等症状,也可以在日常贴一贴,起到改善肠胃功能的作用。
不是说,孩子有病我们不去医院,不看医生,不吃药。而是孩子没有病症的时候,是不需要吃药的。老话讲:小孩子不藏病的。只要孩子的精神状态很好,按时吃奶,睡觉,还有娱乐玩耍,那就没有必要吃各种药。
好了,今天都说这么多,都是干货哦!
最后附带排气操给大家
整理:糖果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