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物理化学刺激、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结膜炎主要表现为眼部充血、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冷敷等方式缓解。1、细菌感染
细菌性结膜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引起,常见症状为黄色脓性分泌物增多、眼睑粘连。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抗生素药物。患者应注意避免用手揉眼,保持眼部清洁。
2、病毒感染
病毒性结膜炎常由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引发,表现为水样分泌物、耳前淋巴结肿大。可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等抗病毒药物。该类型具有较强传染性,患者需隔离个人用品并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3、过敏反应
过敏性结膜炎多因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刺激导致,典型症状为眼痒难忍、结膜水肿。治疗需远离过敏原,遵医嘱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冷敷可帮助缓解症状,严重者需配合口服氯雷他定片。
4、物理化学刺激
风沙、紫外线、化妆品或游泳池消毒剂等刺激可引发结膜充血、烧灼感。建议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佩戴防护镜避免持续刺激。若症状持续需就医排除角膜损伤,必要时使用人工泪液缓解不适。
5、免疫异常
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可能伴发慢性结膜炎,表现为眼干涩、异物感。需针对原发病治疗,联合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等人工泪液。患者应保持环境湿度,避免长时间用眼加重症状。
预防结膜炎需注意手部卫生,避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过敏体质者应远离已知过敏原,外出可佩戴护目镜。长期使用电子设备时注意定时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若出现持续眼红、视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购买眼药水使用。


